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关于社交
提到“社交”,可能在某些人眼前浮现的是各种灯红酒绿的宴会,是衣着时髦谈吐风雅的时尚人士,是高于百姓生活的上流社会,是高大上的朋友圈。但这几次,我参加了北大六院康复中心的社交课程之后,突然发觉生活无处不“社交”,它和我是那么近。比如,怎样聆听,如何馈赠,做客的礼仪等等,它的发生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稀松平常,而我自己常常并未察觉。
我觉得良好的社交,主要是注意两点,一是社交的个体,也就是“我”,二是社交的对象。“我”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要有礼貌,一举一动合乎社会规范。而社交对象的不同,决定着我以何种方式、何种语言、何种行为来表达。关于社交的事情可深可浅,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还是需要刻苦的磨练。
现在有些人鄙视那些八面玲珑的人,认为他们缺乏性情,认为人之所以会社交,是因为内心深处的自我害怕孤独。我们先不考证这种观点的是与非,就我们可以观察的社会来讲,我们有可能脱离人群而活吗?我们有可能会不与任何人打交道而生存吗?而人际交往就是社交的粗浅定义。我记得自己以前就不是很重视这些,认为只要自己把工作做好了,有没有人缘其实并不重要。但我现在回味起来,这种想法其实很幼稚,也的确吃了不少亏。
我初次工作,是在机关处室秘书的岗位,和同事除了必要的工作言语外,几乎没有任何“废话”。由于自己在工作中还是很卖力气的,所以大家也没有群起而攻之的表面现象。但后来我突然发觉,每天我的工作量是其他处室秘书的三倍,毫不夸张。现在我了解到了,这是自己和周围同事的交往不够,人家只是把我当成了一架机器,一架不用白不用的机器。因为你和周围的人没有情感投注,人家怎么可能把你看成一个可以交往,有血有肉的人呢?当时,我在单位没有朋友,稍稍疏忽,就会被同事们传来传去,遭受领导的严厉批评……当时我觉得自己委屈,因为多干了也没人说好,而且压力大,上班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看我笑话的人还不少,而且没有人对我笑脸相迎,只要我来到办公室,原来热热闹闹的“讨论”就突然被一片沉寂所代替。难道我在同事眼中是那么的不可爱吗?那么的让人可憎可恶吗?
我还记得某天我实在绷不住了,在家里痛哭了一场,和弟弟讲清了自己的遭遇。我还记得弟弟问我一句话“他们对待你的态度,是你刚一工作就这样吗?还是你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家才这样对待你的?”我回忆了一下,果真如此。因为刚开始,大家对我还很客气,帮我抬办公桌,帮我领文具……直到后来才发展成糟糕的局面。
现在经过学习,才发现了自己的误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会随着你的肢体、语言、表情等载体,散发出一种生命能量,对于他人可能就是一种感觉。良好的社交,会让周围人感到舒服,同时也会为你的工作加分,而礼仪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还有感情的投注,会令这些信息的传达更准确,更有效。我记得那天,我弟弟还对我讲了一句,“整天摆出一副扑克脸,就像谁欠你钱似的……”原来,我不懂社交的态度,也不知不觉被带到了家里,只不过,家里人会直接当面戳中要害,而工作同事只是默而不言罢了。
现在真心感觉,如果早点涉及到社交课程的学习中,及时矫正我与人交往的不当之处,也许我的人生都会改写,也许我的心胸会更加开放和包容。因为人类需要交流,社会的和谐需要正确的互动,正能量的传递需要科学的社交,落实到个人,我觉得社交是一种素质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