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康复故事

精神康复广角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dyb@pkuh6.cn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学佛感悟

来源:原创 作者:太阳草
浏览次数:

曾有古话,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这句话我有自己的理解。可能是因为疾病,我现在会更关注健康,也是因为疾病,我和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要知道以前的我是个彻彻底底的无宗教信仰者,认为人定胜天,认为那些信众都是懦弱的。当时曾有朋友向我介绍过佛学,但我的心思完完全全地不接受。直到我的健康亮起了红灯,才意识到自己对于身体方面的透支,才意识到维系自己的身心灵的哲学思想的重要。于是,我走进了佛学。

佛学讲究三世因果,人生就是苦海,离苦得乐的方法就是修心,以及利他的善良等等。因为佛学讲一切现象都有其形成的前因后果,究其起因有可能是这一世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前世累积造成的,有因必有果,所以若期待美好的未来,只能从现在开始播种正性的种子。我的理解是要活在当下,因为当下的因就能成就未来的果报,只有当下积极的因,才能成就未来的美好。我因此而又积极了起来。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种事情或是境遇都是变化的,也就是有其“成”、“住”、“坏”、“空”的过程,所以逆境的时候,不悲观厌世,顺境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因为一切都会过去,保持内心的平静,才是修行的根本。

佛学讲究随缘,不执著。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渐渐变胖成为了我的一块心病,当时觉得要多运动去减肥,但我运动得有些过度,造成了膝关节的磨损,现在需要用药治疗。现在想想过去的自己,虽然其积极性应当被肯定,但看问题的角度出现了偏差。用佛学的语言叫做执著自我,即我执。人身的外相是自然变化的,是幻相,所以执著于自己的形象本身就是荒谬可笑的。其实我应该接纳自己发胖的现实,而不是以现在的年龄还期盼具有小姑娘的身段,这不现实,也不理智,因为健康不等于变瘦。

佛学讲求利他的善良,以前,在我脑子里的,只有自己,追求各种物质享受,和各种外在形式,但追求的结果,并没有让我快乐,反而得到的却是空洞的内心和金钱上的入不敷出。其实多用点心为他人着想,自己吃饱穿暖就应当满足的结果是很快乐的。特别是做志愿者的服务,我把自己的抗病经验分享给更多的病友和家属,因为他们的现在,就是我和我的家庭所经历的曾经。我体会到了自我的价值,特别是被肯定的回馈。那双双重获希望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了自助助人的快乐。不仅如此,我发现用自己哪怕一点点的心思投注到别人的需求那里,自己身体上的不适就会减少一点点,真是这样。我不知道如何去解释这种现象,会不会是每个人的大脑容量是一定的,花精力到这些,就没有其他精力顾及到另一边了?或者如我所理解的佛学上讲的,人身体上的毛病是“想”出来的(境由心转),也就是人们思想中的“贪”“嗔”“痴”三毒导致的,是幻相,当你不思索“自己”的时候,它也就在感觉上看似“不存在”(当然,这是种心理现象,有病还得吃药,我指的是心态上的调整)。

佛学讲求随顺众生,人不仅和人之间,人和其他自然界的生灵之间,都是平等的,都值得尊重。我通过在线收看上净下空老法师的开示,渐渐地发现自己的心变得柔软了,接纳他人的维度拓宽了,因为佛学的修行是对自我的约束,而对他人是慈悲的,是容忍的,当然这有度的把握,我提到的容忍不包括大是大非的情况。在这一点上,虽然我现在做得还很不够,但自己跟自己比,我觉得自己正在成长。

《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实宇宙万法所呈现的“相”,都是虚幻不实的,而且都是因为心的取向不同,而在不同众生面前幻化出来的世界也不尽相同。不同的众生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持有不同世界观的众生,所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而真实的实相是什么,就是通过刻苦修炼而从内心当中升腾出来的智慧,也就是明心见性。认识到这些,还会和别人闹矛盾吗?还会有烦恼吗?还会有不切实际的欲望吗?这些种种“苦”都和“心”有很大关系。因为所有的矛盾、烦恼、欲望都是“心”的不同显现,也就是跟你现在是无明,还是具有智慧紧密相关。只有看破这些林林种种都是了不可得,所以才会转烦恼为菩提,也就是能缘之心不起,所缘之境自灭啊。我发现当我明白这些事理后,内心清净了好多,有些朋友会认为我不操心、冷漠,其实我也有内心焦灼的时候,只不过我通过佛学,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内心问题。所以我天天都很快乐,生活得非常幸福。

佛学是门心灵科学,它的奇妙在于哲学层面的“非二元性”及“空”的概念。“非二元性”我的理解是“一体”,不对立,也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组成人的细胞之间的关系是一体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体的,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体的,宇宙中各种星体是一体的。认识到“非二元性”,我们可以创造出和谐来。而“空”就是世俗的“看破”和“不执著于相”。因为人生很短暂,如何过得有意义?我个人觉得就是要利他,即对社会有意义,对他人有意义。当然佛教讲究不盲目,因为慧根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尽自己能力和本事的利他,我想是智慧的选择。如果更进一步探讨佛学,就是“空”“有”都放下了,不执著了,到这个时候,佛学也就可以放下了,不执著了,试想佛学如此,外道非法又将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