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神疾病
记六院强迫症心理工作坊
近日,应北医报之约,就六院的“强迫症心理工作坊”的工作,主任医师闫俊博士接受了采访。
闫俊大夫讲了这样一件事,几年前的一天,闫俊大夫接到一个强迫症病友的电话咨询,她不敢来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的门诊,因为她觉得这里的门诊都是“精神病病友”才去的,她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么“疯”,另外如果她来碰到熟人或者同事,人家该怎么看待她!还有她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疑难杂症,为什么周围人都没有类似的症状。
听完她的话,闫俊大夫当时的心情沉重,强迫症病友看病有多难啊!这些为难,一个是大家对精神疾病还是存在很多的无知、误解、偏见,病友都在暗暗地个人承受;其次,明知道有需要就诊,却治病无门的痛苦;再有,得病后的孤单无助,因为没有人可以倾诉和给予理解和支持,甚至家人对症状也会有很多的不理解,觉得病友在折腾和胡闹!
能为病友做些什么?闫俊大夫也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我是工作在三甲医院的医生,每天忙都忙不完的工作,但是对于这些目前还游离在医院之外,不愿意或者求助无门的病友,甚至被家人误解的病友,我们医生可以或者必须为他们做些什么。
闫俊大夫介绍,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崔玉华教授和刘建成教授从80年代从日本留学归来,就曾经创立“森田疗法生活发现会”的治疗活动,给病友之间互相交流和支持。这个活动一直在医院里面延续了数年,帮助了来自全国的无数病友。在这两位教授的支持下,从2011年开始,经过重新整合,“强迫症心理工作坊”在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开展起来。每个周四的下午14:30-15:30(假日除外),强迫症病友和家属、医生聚在一起,以森田疗法为基础,结合脱瘾行为矫正方法进行治疗;同时治疗模式以强迫症病友集体和医生一起讨论、医生指导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内容也可以提供家属如何辅助强迫症病友的治疗、强迫症相关问题的解答等方面。
参加过的强迫症病友和家属们戏说每个周四是医生和病友、家属间的约会。他们也发现工作坊中大家可以感受到来自患病病友的支持,患病的经历可以一同分享,不存在找不到类似经历的人,也不存在被嘲笑;从工作坊中也可以体验到新的集体中的人际关系的力量,重新学习人际关系的相处;在工作坊可以获得医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心理的引导和治疗,很大程度弥补了门诊时间短无法进一步获得帮助的缺点;工作坊也包容了很多无处倾诉的病友和家属,在这里倾诉帮助治疗;而家人在此之中也会增加对症状的理解和支持,更好地呵护病友。
就这样,闫俊大夫和崔玉华教授和刘建成教授一直在和病友每周四约会。什么是强迫症?强迫症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在这个约会中,专家们把知识和技术告诉强迫症病友,帮助他们改善病情,走向康复。
闫俊大夫介绍,强迫症这个疾病并不是什么罕见疾病。强迫症位列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排名第十位的致残性疾病,在15~44岁女性中,该疾病甚至成为前五位致残性病因。美国全国共患疾病调查结果表明,强迫症是仅次于抑郁症、酒精依赖和恐惧症的第四个常见病。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大约在2.6%。不得不承认这个数据如果在近年再度进行调查,存在着更高的可能性。
强迫症这个疾病属于神经症的范畴,很少产生对外界的伤害。它表现是一种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病友虽然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的一种神经症。病友自身能体验到冲动和观念来自于自我,并能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又苦于无法摆脱。
强迫症通常有两大类症状:一种是强迫观念,一种是强迫行为。其中强迫观念指的是在一段时间所体验的思想冲动、意向或想象、想法,它会反复地或持久地闯入人的意识之中,以至引起反复并显著的焦虑或压力。这些观念通常为污染、伤害自己或他人、灾难、亵渎神灵、暴力性或其他令人痛苦的内容。这些观念是病友自己的而不是外界插入的。病友会发现这个想法令他痛苦不堪,他努力去压制但它总是会不断再次出现,让病友再次陷入更大的痛苦。而强迫行为是病友通常屈从于强迫观念,力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手段,用来减轻不从事这种行为所产生的压力和恐惧。病友通过反复的行为或精神活动来阻止或降低焦虑和痛苦。常见的强迫动作包括反复洗手、检查、计算等。通常认为强迫行为是外显的动作。
强迫症并不是疑难杂症,它可以治疗,需要合理的药物和心理一起应用。祝大家早日康复,走出强迫!
(本文2015-05-15刊登于北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