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编读往来
孩子总打游戏,不和父亲沟通怎么办?
医生:
您好,我是一位13岁男孩的妈妈,孩子11岁时诊断了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今年5月份开始不肯去学校上学了,一直在家打游戏,也不肯和他父亲沟通,怎么劝都不行,希望医生给提供一些建议,我该怎么办?
孩子从小就比较调皮、多动,但也挺聪明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小学4年级成绩下滑,在老师的提醒下,我才带他去西安看病,诊断了ADHD,现在吃择思达这个药,感觉效果一般。孩子他爸一直不认为孩子有病。去年10月份我们给孩子转学到了西安的一个重点初中,平常寄宿在他姑姑家住,今年年初他姑姑给我们反映,孩子到了家就反锁门在卧室里,不愿和她们交流,成绩也是直线下滑。
我愁的不行,他爸嫌我性子软,给孩子转学到了汉中,要求孩子跟着他住,对孩子“军事化”管理,孩子起初成绩有一点起色,但没多久就开始和他爸吵。今年5月,有一次吵得厉害后离家出走,自己坐车回了渭南家里,从此不再和他爸沟通,他爸打电话不接,来家里他就锁门。平常他每天都在家打游戏,也不去上学了;和我沟通也是态度特别差,只要是影响到了他打游戏就吵我,还频繁向我要钱给游戏充值,不满足要求就摔门、用手捶墙,带着孩子去医院孩子也不愿意去。现在我和他爸爸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希望医生给出出主意,期待得到回信,谢谢医生!
W女士:
您好!
谢谢您的信任!看完您的回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您的担忧、委屈、困惑。我看到了孩子总打游戏的问题,以及不和父亲交流的问题,也梳理出背后的以下困难:(1)孩子自身:患有ADHD,伴发情绪及行为症状,不愿意去医院就诊;(2)亲子关系:父亲不认为孩子有病,且曾“军事化”管理,造成关系进一步僵化;(3)社会环境:您家孩子经历了两次转学、一次寄养,都是比较大的生活环境变化。因此,从这三点出发,我想带着你一点点地剖析孩子的情况,看能否给到您一些帮助。
首先,关注孩子有没有精神科疾病。
您提到了,曾专门带孩子去西安就医,且医生给孩子诊断了ADHD,ADHD的孩子本身就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容易冲动的特点。有很多孩子像您家孩子一样,在小学的一到三年级因为课业相对简单,还能保持学习成绩;但到了小学四年级之后,随着课业难度的增加,靠还不错的智力就不再能代偿注意缺陷了,造成学习成绩下降。从这一点来看,您家孩子确实有可能有ADHD。
对于有ADHD的患者来讲,我们要高度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因为从一方面来讲,ADHD患者本身共病心境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的比例就高于普通人群;从另一方面来讲,有ADHD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批评或适应困难,继而容易产生伴随的心理调适不良。从您的表述来讲,孩子的行为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需要带孩子来精神科就诊,看看他容易生气/发脾气,甚至摔门/用手捶墙背后的原因,是否伴发了其他精神科问题,是否需要合并其他药物治疗。
最后,说一下药物治疗方案,您提到了孩子在用择思达,但是效果一般。精神科药物一般要根据患者的反应不断调整方案,所以不知您是否带孩子规律复诊?有时候,医生需要好几个月甚至更久的观察,才能确定合适的剂量。假使您带孩子就诊后,医生建议药物治疗,也要规律用药规律复诊,定期让医生看看是否需要调整治疗。至于孩子不愿意去医院的事情,这是最棘手的事情,我们的建议是尽量劝说,不是从告知孩子有问题的角度;而是和孩子商量,一起去医院看看家庭关系怎么调整,看到孩子的痛苦,尝试去医院寻求帮助。万不得已的时候,根据法律,孩子有伤害自己的行为,监护人可以非自愿地带他去医院。
其次,学习科学的亲子沟通方式
在您的来信中,您反复提及了孩子父亲对孩子的疾病不理解,且管理比较粗暴,甚至在孩子已经出现不愿去上学,回家反锁门后,开始“军事化”对孩子管理,继而出现了孩子离家出走,不再和父亲沟通的尴尬情况。
第一,要尝试理解孩子。13岁的男孩正值青春期,青春期是从幼稚(童年期)向成熟(成人期)的过渡,是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追求自我做主,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如果不想办法加以引导,往往会导致针尖对麦芒,越不沟通,越不愿意沟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您家孩子在2年前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您一直支持孩子就医,这是很重要的力量;而父亲对此不理解,长久以往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不满,不和父亲沟通是今年的现象,但其实父亲不和孩子“沟通”的时间可能更久。尝试理解,就需要科学沟通,在尊重的基础上,多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二,要稳定自身情绪。孩子出现了极端的情绪问题,如果此时用极端的情绪应对,往往会导致互相伤害;您和孩子父亲如果能做到稳定、温和地与孩子沟通,这本身就是一个示范,会潜移默化地缓解孩子地极端情绪。您和孩子的父亲,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可以带着孩子去尝试家庭心理治疗,看看在教养方式上如何调整,才能实现和谐的家庭关系。
第三,学会求同存异。“沟通”与“稳定”并不是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一天到晚打游戏肯定是不合适的;无节制地往游戏里充钱显然是更不合适的;即使是生病了,就可以无节制地充钱了吗?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以“求同存异”的办法与孩子寻找最大公约数。比如,与孩子商量一天玩多少小时的游戏,若孩子在时间限制内则家长不去管他,给他充分的自由;如果超过了时间限制,则需要帮助他中止玩耍,并让孩子认识到自我控制、信守承诺的重要意义。可以每周或每两周更新一下家庭共识,一步步往“回归规律生活”的方向努力。有时候,“规律生活”本身就有很重要的康复意义,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律,维持社会交往,等等。
最后,减少不必的心理应激。
从您的来信中,我们看到了您家孩子经历了两次转学、一次寄养。每一次转学,孩子都会面临巨大的环境变化。环境包含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频繁地更换环境,会让孩子面临不稳定的社交关系,甚至增加被孤立的风险,孩子需要动用很多的应对技巧来适应环境,进而感到疲惫、无助、烦恼。抛开您家的情况不谈,有很多研究表明,迁徙这个行为本身,就可以增加多种精神疾病的风险。
所以,您和爱人可以一起复盘一下,在两次转学的决策中,孩子的意见是什么?在以后重大家庭决策中,如何纳入孩子的意见?孩子从转学至今经历了什么?他在转学后有什么适应的困难?他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有没有信任的人倾诉?您和爱人哪些方面还可以做一些事情?
帮助、教养一个ADHD的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您家孩子非常幸运,有你这样愿意帮助他、倾听他的妈妈,唠唠叨叨说了许多,也不知道能否帮您打开思路。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在我国和全球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就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最后的最后,为您推荐两本关于教养ADHD孩子的书籍:《正面管教》《分心的孩子这样教》,希望有所帮助。
祝愿您的孩子能走出心理困境,全家越来越好!
张晓 医生
本文由姜思思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