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今天上午,在以《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疾病》为主题的家属联谊会活动中,我听取了来自患者、家属、志愿者和医生的各种观点,我曾经有过抑郁的经历,就康复过程的几点感触,分享如下:
一、筛选疾病信息来源,以确保信息获取的准确
当你在互联网上搜索疾病信息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不同说法,由于信息较多且混杂,对疾病的认识并不准确,看多了会让人感到害怕,加重担心。
查看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官方网站,找到相应的“健康科普”专栏,在信息准确的范围内去认识疾病尤为重要。在科普栏目中,查找抑郁、焦虑、强迫、双相等精神疾病的视频、文字科普资料等,科普栏里也有压力应对的方法,睡眠障碍的应对方法等,或许可以给你的迷茫带来一些帮助,回答你心中的疑问。
二、遵医嘱,照顾好自己
疾病康复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
1)足剂量足疗程服药:把药物放在随时能看到的地方,避免漏服,遵医嘱,服药需坚持够一定的疗程,不擅自停药。
2)按时复诊:了解疾病的症状,复诊时反馈服药的状态和症状的变化;了解复发的因素,比如擅自停药的危害,季节变化带来的复发等,通过正确认识复发的危害,来避免去做一些导致复发的行为,强化遵医嘱的意识。
3)不纠结病因,知道病因尚不明确就可以了,适度关注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知道哪些事情要坚持去做,哪些事情不能去做。
三、把注意力转移到康复行动上来
积极经历和负面经历的相对平衡可以带来较为健康的结果。周围人的不理解,甚至偏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接纳它,也接纳自己患病的事实,将注意力放在康复行动上,放在能给你带来愉快体验的事情上。
1)运动
选择一项运动,并持续坚持,可以从散步开始,从简单入手,便于行动。游泳、乒乓球,也是不错的选择,脚踝、关节等不易受伤。如果还不想走出家门,至少可以从卧室走到客厅,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始终提醒自己要行动起来,运动的频率和难度,可根据自身状况来调整,首先是要行动起来。
2)阅读
在阅读中打开新的思路,或许可以让人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更积极乐观地接纳正在发生的病痛。《心理学与生活》动机篇,让我认识到归因方式的不同,能带来巨大的认知差异。
悲观的归因方式容易灾难化事件对生活的影响,而乐观的归因方式可以避免消极的、不变的和宿命论的归因方式。比如,康复效果不明显时,坚持行动,可以散步,可以找朋友倾诉,可以写下康复的进度,记录自己的进步。可以养一只小宠物,可以读一本好书从中找到共鸣。可以学一个新技能,打球,做饭或学习一门积极心理学的课程等等,坚持行动,并持续保持行动,让行动反过来改善心情,而不是还未行动就得出“行动没有效果”的消极结论。
《苏格拉底的申辩》一书,让我看到认知的有限性。在生活中或患病过程中遇到困扰时,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突破认知,它就像虚拟的贵人,在无形中引导我们的行为,给我们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提供内在动力。
3)建立社交
定期和朋友、亲人聚聚,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分享一下最近发生的令人愉悦的事件。当你因病耻感或担忧不被人理解而退缩时,试着去接触不认识的人群,打开新的社交圈。
跳出原来熟悉的圈子,保留自己的隐私,来增加社交的舒适度。比如阅读营、慢跑营、游泳俱乐部等,或者周边社区的活动中心,通过打球、下棋结识新的人群,偶尔交谈几句,一起做做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养小宠物打开社交,和有共同爱好的人短暂交谈,都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4)营造愉悦感,和家人谈感受
面对亲人,周围人的不理解时,说出你的感受,不过多地就事件进行争辩或争吵。和家人约定好不指责、不贴标签,告诉对方:“你这样说,我有一点难过”,或者“聊聊我的进步怎么样?我会感到心情不错”等,把交谈内容放在感受上。当执行的效果不好时,接纳别人的不理解,接纳偏见的存在,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用愉悦的事件去对冲不被理解的状况,以改善心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回馈陪伴自己应对疾病的家人,他们也在承受着一定的压力,为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说一些温暖的话,感激他们的倾听、付出的时间和陪伴。无论你是否感到被理解,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亲人,都是陪伴我们彼此走过一段人生路,至少并不孤独,人的一生是要学会自己哄自己的,需要学会自我安慰的。
四、找到疾病带来的意义
正如医生说的,疾病是一种信号,一种提醒,它带来的并不只有痛苦,还有成长。祸福相依,找到困境中的意义,困境中也包含着转机。珍惜当下,去陪伴你认为重要的人,去改变一个不利于健康的习惯,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并照顾好家人和自己,去帮助和你有同样困扰的人,分享你的康复经历,给人以提醒,让迷茫中的人看到坚持的希望。
现在回看,曾经抑郁的经历带给我的影响和意义,比如在面对教育内卷时,我会更重视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和良好的品格培养,成绩从来不是我的目标,孩子的视力、运动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远比成绩重要,我会把目标放得长远,用马拉松的心态来陪伴孩子成长。
最后,引用钟老师的一句话“健康是需要投资的,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选择一项合适的运动,并把它坚持下来吧,接纳偏见的存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生活的不如意,去为你的健康做一件事,当你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康复方法时,也可以先从改掉一个不利于健康的习惯开始,比如戒烟,比如戒酒,比如坚持低盐、少油饮食,比如规律作息。
坚持康复行动,接纳已经发生的,用乐观的心态看待未发生的,珍惜能把握住的当下。在行动中,你会发现,别人的看法不在重要,自我接纳程度也在提升,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在改变,所以,坚持行动吧。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