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康复故事

精神康复广角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h6yuanban@126.com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从崩塌到重建: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愈之旅

来源: 作者:英子
浏览次数:

201410月初,我被诊断为急性精神分裂症。那时我刚生下大女儿三个多月,原本以为生活将被喜悦填满,却没有想到被突如其来的混乱笼罩。如今,十年过去了,我的病情曾反复发作,但在过去的一年中逐渐趋于稳定,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今天,我想分享我的经历,希望为正在经历精神困扰的朋友带来一些信心和启发。

病情的起伏与自我觉察

初次发作时,我的世界彻底失序。大脑像被浓雾笼罩,分不清现实与幻想,有时我会听到并不存在的声音,有时怀疑周围人在背后议论我。医生告诉我,这是产后激素变化与生活压力交织所致。确诊“精神分裂症”的那一刻,我感到恐惧,仿佛自己的人生未来只能在药物和病症的阴影中度过。

这十年,病情并非一帆风顺。每年总有几个时段,症状会悄然复发:大脑变得糊涂,思维脱轨,把我再次拉入混乱的深渊。尤其是换工作的空窗期,我会感到强烈的自我价值缺失。没有清晰的角色,没有稳定的收入,内心的空虚感像催化剂,让幻想和焦虑乘虚而入。但最近一年的稳定让我开始反思:是什么让我逐渐走出病情的桎梏?答案逐渐浮现——读书、自我成长和现实生活的力量,成了我走向疗愈的三大支柱。

读书:填补内心的空白

如果要说有什么让我真正稳定,首当其冲就是读书。这听起来简单,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每当症状发作时,混乱的念头如潮水般涌来,几乎没有喘息的余地。而读书给了我一个出口,让我把注意力从内心转向外部。我读过心理学、哲学、小说,甚至与工作相关的专业书。每当沉浸其中,那些无意义的幻想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比如,心理学书籍让我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模式,明白哪些想法是病态的,哪些是正常的;小说则让我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共鸣,缓解孤独感。渐渐地,我的内心不再空荡荡,而是有了一片可以耕耘的土地。如果你也在与精神疾病斗争,不妨试试读书。从短篇故事或轻松散文开始,关键是让内心有一个落脚点,不被混乱思绪吞噬。

自强:从依赖到掌控

除了读书,我意识到,要真正走出病情,必须依靠自己变强。十年前,我是普通上班族,生活围绕家庭和工作。反复的病情让我意识到,仅靠药物、家人或医生的支持远远不够,我必须亲自参与到康复的过程中,我需要自己变得更强。于是,我开始提升业务能力,从职场小白到掌握独立谋生的技能,最终从上班族转为自由职业者。

这个过程不仅带来经济自由,更重建了我的自信。我不再因短期失业而迷茫,也不再因生存压力而自我怀疑。自强可以从小事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完成一个小目标,甚至每天坚持早起。每一次进步都让你感受到价值,而这种价值感是抵御精神疾病的坚盾。

 

十年前的我,无法想象如今的状态:不用依赖药物、拥有自由的职业选择,也能平静面对过去的风暴。疗愈,从不是一夜之间的蜕变,而是一小步一小步,无数的坚持和改变累积而成的过程。精神疾病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希望。只要你愿意尝试,相信自己有改变的力量,就一定能在混乱中找到秩序,在迷雾中看见阳光。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走出困境,以自己的方式拥抱更好的生活。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