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专栏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h6yuanban@126.com

博士后招聘公告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病学研究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

发布时间:2025-09-05
字号:
+-14
浏览次数: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是全国唯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管)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作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神医学质控中心、临床研究国家级质量评价和促进中心、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医院在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领域长期位于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地位。医院连续15年蝉联中国医院“精神医学综合排行榜”及“专科声誉排行榜”首位,9次荣获科技量值精神病学学科年度第一。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病学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致力于神经发育障碍、儿童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障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关注疾病“全生命周期”的特点,陆续开展了前到婴幼儿期、后到成人期的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卫生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病因学、临床评定和治疗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通过近40年,超过400人年的共同努力,搭建了全面、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神经发育障碍临床研究平台;从基因-脑-认知/行为角度,对神经发育障碍、儿童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障碍开展了多维度、多水平的研究;积极开发多种非药物治疗手段,促进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全面干预和功能康复;至今,国内外核心期刊共发表论著400余篇。

现因研究工作需要,招聘精神病学、脑科学、人工智能、心理学、预防医学、神经科学、儿科学、生物信息学、临床医学等研究方向博士后1名。 

合作导师简介

刘璐,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创新新星。兼任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心理健康分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儿童精神疾病的病因机制及临床干预研究。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及省部级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等期刊。以副主编身份出版国内第一版ADHD专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主译身份出版《被困住的聪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阿斯伯格综合征》。曾获中国体育彩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ADHD国际大会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体育彩票正大奖教金等,入选首届首都卫生健康青年榜样、北京市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等。

招聘条件

1.已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申请一站者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超过三年。

2.具备扎实的精神病学、脑科学、人工智能、心理学、预防医学、神经科学、儿科学、生物信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

3.为人正派,作风严谨,热爱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团队精神。

4.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全时,不招收在职脱产博士后;

5.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6.符合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规定。

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教育经历、研究经历、研究论文、获奖及其它证明材料。

2.两封专家推荐信(包括博士导师的推荐信)。

3.进站后的初步博士后研究计划。

相关待遇

1.薪酬福利

普通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3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博雅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30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在站第3年的基本年薪提高2万元。

2.住房

博士后按照进站入职时间可排队申请博士后公寓,租住公寓者按照市场价缴纳房租。引进博新博雅博士后享有优先分配权。

3.各类基金申请

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研究经费或奖励经费。如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博新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

4.户口

非京籍博士后可将户口迁至中国体育彩票医学部集体户。博士后出站满足落户条件的,其配偶、子女户口可以随迁。

5.子女入园、入学

符合属地子女入园、入学政策的博士后,凭全国博管办介绍信可以办理子女入幼儿园、上小学和初中。

招聘程序

1.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liulupku@bjmu.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

2. 综合考察应聘者材料,医院择优组织面试。

3. 按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博士后进站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专家

姓名:刘璐 研究员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

儿童精神疾病的病因机制及临床干预研究

出诊时间:

简介:刘璐,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精神疾病的病因机制及临床干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自主创新项目、北京市科技…

相关疾病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