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北大六院运动障碍团队开展第57次多学科联合会诊
2025年4月8日周二下午,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运动障碍诊疗团队在海淀院区进行了第57次多学科联合会诊。中国体育彩票临床精神病学研究室于欣教授,精神科邱宇甲医生,神经内科袁俊亮主任、汪琦副主任、赵丹华副主任、陈靖副主任、陈宝玉护士长,神经内科李园、陈君逸、白超博、郭欣桐、王锦锦等医师,以及相关研究生、进修医生和规培生等参与了会诊。
本次共会诊2例患者,患者佟XX,女性,63岁,主诉“情绪差、行走弯腰20余年,再发半年,发声困难3年余”。病史长达20余年,初期以情绪低落、焦虑为主,后逐渐出现行走弯腰、发声困难等症状,期间症状反复。既往诊断为焦虑症,曾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等药物,疗效不稳定。近期症状加重,表现为行走困难、发音费力,辅助检查提示脑白质脱髓鞘及甲状腺结节(C-TIRADS 4B类)。会诊专家考虑患者器质性病因不能除外,建议进一步完善腰椎穿刺、基因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方面可尝试氯硝西泮、巴氯芬对症治疗。
病例二为杨X,男性,62岁,主因“镶牙后头部及牙齿束带感、口周不自主运动2年”入院。症状始于镶牙后,表现为持续性束带感及口周不自主运动(抿嘴、咬牙等),伴随显著情绪障碍。外院曾诊断为“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尝试肉毒毒素注射、多巴胺能药物等治疗均效果有限。PET-MR提示额顶叶代谢减低,肌电图显示肌张力异常。会诊专家总结患者病情,考虑以性质怪异的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抑郁障碍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在医学处置之后出现,常规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可尝试MECT或三环类抗抑郁药、氯胺酮鼻喷雾剂治疗,且该患者尚需进一步除外器质性病因。
多学科会诊在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神经内科与精神科的深度协作,优化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物理康复手段,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与生活质量,充分展现了多学科诊疗模式在复杂病例管理中的核心价值。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自2021年2月设立运动障碍专业门诊,专注于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治。这类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病因多样,需要神经科、精神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全方位、系统化的协同诊治。运动障碍门诊及多学科会诊的目的是帮助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使患者充分获益。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运动障碍门诊,出诊地点为北大六院海淀院区二楼专家门诊,出诊时间为周一下午。我们中心竭诚为广大运动障碍相关疾病的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English
院内办公OA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