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编读往来
如何帮助患者应对生活中的不良情绪
编辑部老师:
您好!我想帮助孩子咨询,我儿子20岁,近1年诊断精神分裂症,经过药物治疗,症状明显减轻,目前在家休息,但我们平时观察他总也开心不起来,做事不积极,经常和家长发脾气、闹情绪。我们也摸不着门,不知道什么原因,如何做能更好帮助他。
焦急的王女士
王女士:
您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线上和您交流,您关注的问题,是很多家庭共同困扰的问题。我们今天从三个方面分析,并推荐了一些解决方法,您可以根据儿子情况尝试实践。
首先是评估症状对情绪的影响。有的患者在康复期仍会存在一些精神症状,可能是受幻觉的影响,他会听到一些声音批评他或者指责他,或者在妄想症状影响下有敏感多疑,让人感觉到周围环境在议论他,或者有跟踪、监视他,所以患者可能会感到紧张和愤怒。此时,家属要特别注意沟通技巧,要理解我们康复者,症状还没有完全缓解,不要指责他。有时候我们听到一些家属一着急就会说“你这都是病,你是不是又得加药了,你到医院去看看。”有时表达情绪也比较激烈,听者会感觉很不舒服。精神症状有生物学的因素,就跟感冒发烧等躯体疾病是一样的,所以康复者自己也希望有这个声音存在,家长要理解这是症状,不要跟他争辩。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康复者做一些帮助他减轻症状的事情。比如说到户外散步、听听音乐、做一些手工,或者一起做饭聊天。找到一些喜欢做的事儿,能让他感觉到愉快的情绪,这时候他的症状有可能减轻,情绪也会相对要稳定。此外,注意定期就诊,跟医生去沟通患者的情况变化,是不是需要调整用药。
第二,没有压力并不等于能得到快乐。生活没有压力,是不是康复者就一定能快乐起来?答案并不是肯定的。想得到快乐需要在家庭的支持下经营好康复期的生活。个体要产生愉快体验,需要感受爱、有归属感、感受被尊重,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的需求能够实现的时候,我们才能快乐,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首先在家庭中要特别注意交流互动,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与活动。康复期患者可能没有特别广阔的人际关系,因为他暂时没有恢复到学校,没有回到工作岗位中去,此时家庭是让他有归属感、安全感的重要平台港湾。平时家人一起进餐,其乐融融地聊天,说说今天新闻发生了什么,我们各自的看法。或者经过一天的生活,我们遇到了什么新鲜事儿,我们有什么新鲜的感受,可以跟家人一起来分享。或者一起打牌下棋,一起做健身活动,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促进家庭交流,让我们康复者感到归属感,这样才能促进快乐产生。第二,在家庭中我们相互尊重,沟通的时候有倾听,有反馈对方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讲道理或者批评指责,这样相互尊重能够促进快乐感。最后,康复者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康复者可以从家庭做起,从我们个人的事务管理做起,管理好我们个人的卫生,整理好生活环境,可以和家人一起购物、买菜、做饭、收拾屋子。如果有余力的话,还可以做一些社会志愿服务,这些都能让康复者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是有价值的,同时也能更好的经营生活。
第三,情绪可能受对疾病负面认知的影响。经常听到康复者有一些抱怨,“怎么就我这么倒霉,怎么就我生病”。实际上任何一个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积极的意义。有的家庭通过健康管理知识的学习,通过跟医护人员和心理医生的沟通,更好地掌握了家庭交流的方法,更好的理解如何让自己生活更快乐的要素,反而因为得病使家庭成员都有提升和进步。就像《哪吒》影片中提到,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可以自己主动做好健康管理,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能够跟医护人员配合好,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经常在门诊和患者家属朋友讲,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健康的薄弱环节,有的人经常过敏,有的人有哮喘,有的人贫血,有的人缺钙,可能都需要长期服药物,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都要掌握健康的知识,如怎么控制体重,怎么调节生活。精神疾病也是一样的,可以通过参加科普健康活动,了解疾病健康管理的知识。门诊接诊了很多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服药,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在家庭的支持下,现在完全可以正常地学习、工作、结婚、生子,自己的健康管理得非常好。
帮助康复期的患者学会应对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可以从评估症状对情绪的影响、在家庭的支持下经营康复期的生活以及调整对疾病的负面认知等方面做起,鼓励家属和康复者积极尝试去做,并在实践中给我们反馈。
程嘉 医生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