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编读往来
如何面对我的疾病?
尊敬的医生们:
您们好!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最近2年多的时间里,我好像得了一种精神病,深受其害,特别苦恼,因此写信进行咨询,希望能够得到精神科医生的专业指导。
从两年前的高一下学期开始,我经常重复做一些事情。写字时,总感觉写得不好,或者笔画不对,要涂抹掉重写,写完了还是感觉不对,要再次涂改,如此反复,我的作业本凌乱不堪,老师经常提醒我不要涂涂抹抹,可我就是控制不住去涂改。做数学题时,总害怕算错,要反复验算几遍才能罢休,以至于一道题要花别人几倍的时间才能完成。由于重复做这些简单的事情,严重影响我的生活和学习。
最近半年,我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如,当我从教室出来,看见长头发的女生,我就会认为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如果遇到短头的女生,就会有好的事情发生。我反复验证了这个规律,感觉的确会这样,因此就越发害怕看见长头发的女生,甚至下课时不敢走出教室,不敢去上厕所;中午去食堂时,要低着头走,生怕看见长头发的女生。家人说我胡思乱想的,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也觉得家人说得对,但是又觉得自己的感觉很正确。这种“对与不对”的思想一直在我脑子里不断纠缠,让我精疲力竭,痛苦不堪。
目前正值高三,还有80天就要高考了,但是我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每天被这些烦恼困扰。我曾向家人请求带我去看病,担家人认为我是高考压力大,不是精神心理疾病,让我放松一些就好了。然而我根本放松不下来,非常着急。
医生,我到底有没有精神病啊?我能好起来吗?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痛苦呢?希望能够抽出时间,帮助我解答困惑,在此不胜感激。
困惑中高三的考生
亲爱的高三同学:
你好!
首先,感谢你的信任,愿意向我们倾诉你的困扰。你的来信中表现出的坚强、自我觉察和求助的勇气,都是非常可贵的品质,也是你迈向康复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会从专业角度为你提供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面对当前的困境。
一、关于你的症状:可能存在“强迫症(英文缩写OCD)”。
从你的描述来看,反复涂改字迹、验算题目的行为属于强迫行为症状,认为长发女生带来厄运的想法属于强迫思维症状,符合“强迫症(OCD)”的典型表现。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并非“胡思乱想”,而是大脑中负责“危险警报”的神经回路过度活跃所致。
需要明确的是:
1. 得了这种病,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
2. 这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通过科学干预,多数患者能显著缓解症状或痊愈。
3. 高考压力可能加剧了症状,但根源是生理和心理的交互作用,而非单纯“抗压能力差”。
二、你当前最需要做的事:寻求专业帮助
1. 尽快就诊精神心理科。
建议你向家人阐述你的症状,告诉家人你的痛苦已持续1年以上,且对学习、社交造成严重困扰(符合医学定义的“功能损害”)。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疾病,需要专业治疗,拖延就医可能加重症状,延误治疗会导致治疗的困难增加。若家人仍不理解,可尝试联系学校的心理老师或信任的班主任协助沟通。
2. 治疗方向参考。
药物治疗:如果强迫症状已经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学习,就应该接受药物治疗。医生可能开具SSRI类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这类药物能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治疗焦虑和强迫症状。多数的药物是安全的,副作用很小,效果很好,可以放心服用。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中的“暴露与反应阻止法(ERP)”是首选,帮助你逐步减少强迫行为、纠正灾难化思维。
三、高考前80天的“自救锦囊”。
若暂时无法就诊,可尝试以下方法缓解症状:
1. 区分“想法”和“现实”。
当“看到长发女生会倒霉”的念头出现时,告诉自己:“这只是大脑的一个错误警报,不等于事实。”尝试理性地反驳:“长发女生出现后,我真的遇到坏事了吗?短发的出现每次都带来好事吗?”。
2. 逐步减少强迫行为。
例如写字时,允许自己只涂改1次,之后无论如何都继续写下去;验算题目时设定“最多检查2遍”的规则。初期会非常焦虑,但坚持几分钟后焦虑会自然缓解,这是大脑“重新校准警报系统”的过程。
3. 坚持规律作息与运动
睡眠不足和久坐会加重焦虑,每天保证6-7小时睡眠,课间做简单拉伸或深呼吸练习。
四、关于你的担忧:我能好起来吗?
答案是肯定的。强迫症的疗效已被大量临床病例证实,是可以彻底痊愈的,尤其是像你这样自知力良好(能意识到问题)、且病程相对较短的患者,康复前景非常乐观。但康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因此越早开始干预越好。
五、写给家长的话(可转述给家人)。
孩子的症状并非“矫情”或“懒惰”,而是疾病的表现。强迫症的治疗需要家庭的支持:
1. 避免责备:不要说“别想了”、“你就是太闲了”,这会加重孩子的自责。
2. 鼓励替代批评:可以说:“我看到你在努力克服,这很不容易,我们一起想办法。”
3. 及时陪伴就医:精神科就诊与治疗是帮助孩子度过高考难关的关键。
高考本身已是一场挑战,而你还在同时与强迫症状抗争,这需要巨大的勇气。请记住,你的价值不会由高考分数或是否出现强迫行为定义。当下,优先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才是对未来的自己最负责任的选择。若条件允许,建议尽快到精神科门诊就诊。如果需要进一步协助(如推荐当地医院),可以再次来信告知所在城市,我会尽力提供信息支持。
祝愿你能早日卸下重担,轻装上阵!
耿彤 医生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